最近整理后台咨询记录,发现提前还款的问题真是扎堆儿。上周有个广州的客户给我发消息,说房贷刚还3年,手里攒了20万想提前还一部分,问我还完之后利息到底怎么算,是不是直接按剩下的本金算就行?其实这里面门道还真不少,今天我就用第一人称,把这个事儿给大家讲透,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,能省的利息可不能稀里糊涂多交了。
首先得明确一点:提前还一部分贷款后,利息不是随便算的,得看你和银行怎么约定“后续还款计划”。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处理方式有两种,一种是缩短还款期限,月供基本不变;另一种是保持还款期限不变,减少每月月供。这两种方式,利息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。
先说说“缩短还款期限”。这种方式是目前大多数人会选的,因为省利息效果最明显。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:假设你贷了100万,年利率4.8%,贷款期限20年,用等额本息还款。还了5年之后,剩余本金大概还有83万(具体可以翻合同里的还款计划表,每个月还的本金和利息都写得清清楚楚)。这时候你提前还20万,剩余本金就变成了63万。如果选缩短期限,银行会按63万本金、4.8%年利率,重新计算剩余还款时间。按等额本息算,原本剩下15年(180期),现在可能只需要12年左右就能还完,总利息会从原来的约36万(未提前还款时剩余的利息)降到22万左右,一下子省了14万利息。
再看“减少月供”。还是上面的例子,提前还20万后剩余本金63万,但还款期限不变,还是剩下15年。这时候银行会重新计算月供,原本月供大概6500元,现在可能降到5000元左右,但总利息会比缩短期限多不少,大概在28万左右,比缩短期限多交6万利息。所以说,想省利息,优先选缩短期限,这是我处理过上百个案例总结出的经验。
这里要敲黑板:利息计算的核心就两个数——剩余本金和剩余期限。不管是房贷、信用贷还是经营贷,提前还部分后,利息都是按“剩余本金×贷款利率×剩余时间”这个基本逻辑来的(当然具体计算会更精细,涉及到每月计息方式,但大方向没错)。贷款利率一般不会变(除非你办的是LPR浮动利率,那会随市场调整,但提前还款本身不影响利率),变的就是本金和时间。本金少了,时间短了,利息自然就少了。
不过不同银行的规则可能让你踩坑。上个月帮一个客户处理某股份制银行的房贷提前还款,他提前还了30万,结果银行没问他就默认选了“减少月供”,他自己也没看明细,还了半年才发现利息比预期多交了一万多。后来我让他联系客户经理,提供了当时的还款申请记录,银行才给调整成“缩短期限”。所以提前还款前,一定要主动问清楚银行:“部分提前还款后,能选缩短期限还是减少月供?两种方案的总利息分别是多少?”最好让银行出个书面的还款计划表,白纸黑字写清楚,免得后续扯皮。
还有个容易忽略的点:违约金。尤其是贷款不满1年就提前还的,很多银行会收违约金。比如某国有大行规定,房贷不满1年提前还,违约金是提前还款金额的1%;满1年就不收了。我之前遇到个客户,刚还了8个月就想提前还50万,结果违约金就要5000块,最后我建议他再等4个月,到期后再还,白省了5000。所以提前还款前,一定要打银行客服电话(别只问中介,他们可能不清楚具体细则),问清楚“当前提前还款是否有违约金?具体比例多少?”
另外,部分提前还款后,剩余的利息计算可能会涉及“按日计息”。比如你每月10号还款日,这个月5号提前还了部分本金,那5号到10号之间的利息,就按新的剩余本金计算,而不是原来的本金。之前有个朋友在某城商行办的信用贷,提前还款时银行多收了几天利息,他觉得不对劲,后来一查才知道是按日计息,虽然金额不多,但搞清楚总没错。
最后给大家一个实操步骤:1. 联系贷款银行,问清楚提前还款条件(是否需要预约、违约金、最低还款金额);2. 申请提前还款,明确选择“缩短期限”还是“减少月供”,索要两种方案的利息对比表;3. 按银行要求存钱到还款账户,等待扣款;4. 扣款后索要新的还款计划表,核对剩余本金、月供和总利息是否和之前约定一致。
其实说到底,提前还部分贷款后利息怎么算,关键就在于你和银行怎么约定后续的还款计划。只要把剩余本金、剩余期限这两个数搞明白,再避开违约金的坑,基本就能算出大概的利息了。如果实在算不清楚,也别着急,把你的贷款合同、已还款期数、提前还款金额发给银行客户经理,让他们帮你算,毕竟这是他们的本职工作。咱们普通老百姓借钱不容易,还钱的时候更得精打细算,每一分利息都得花在明处,你说对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