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量强势反包,这就是大牛市!
同壁财经
来源:希财网
A股真的是太强了。
昨天早盘,市场并不怎么好,有一波冲高跳水,几乎所有板块都是下跌的,A股90%的个股下跌,到处都在亏钱。
但没想到的是,在一点半之后,市场突然快速拉升,上演了一波V型发转,量价齐升,三大指数最后都是强势收涨。
板块上,市场的焦点依然是AI。
昨天,寒武纪股价大涨15.73%,收盘价是1587.91元,比茅台高了140多元,彻底将茅台踩在了脚下,成为了新一代的股王。
在寒武纪的带动下,半导体板块也再次大爆发,半导体设备ETF(561980)昨天暴涨8.40%,场内成交额超过了2.2亿,交易非常的火爆。
走势上来看,半导体设备ETF(561980)昨天实现了强势反包,股价再创上市以来的历史新高。
从8月以来的涨幅,都已经超过30%了,真的是非常的猛,股价像旱地拔葱一样的往上拉,走出了一条笔直向上的曲线,非常的凌厉。
一个月完成一年的涨幅,真的是太暴力了。
常看我号的人都知道,对于半导体行业,个人是非常看好的,从2023年下半年就建议大家关注了,跟着买的人,目前的收益也都很不错了。
不得不说,半导体叠加了很多的利好,不仅站在AI浪潮和国产替代的交汇口,同时还处于新一轮的产业上行周期中,还有很多的产业支持政策,属于是最强风口了,也是当前市场最大的主线了。
除了半导体外,卫星互联网这个行业,表现也非常的猛,昨天卫星产业ETF(159218)大涨4.36%,股价也是强势反包,再创上市以来的新高。
走势上来看,虽然不像半岛设备那样凌厉,但卫星产业ETF也基本保持了不断向上的走势,近三个月以来的涨幅超过了33%,表现也非常的好。
卫星产业ETF这个基金,今年4月的时候,当时还发文介绍过,发现了一只很有意思的ETF,值得关注!
卫星产业走强的逻辑,就是“卫星互联网”。
我们都知道,就算是现在的5G通信,也还是要靠地面基站的,但未来的6G,就要靠天上的卫星,实现手机直连卫星。
目前阶段,政策在强推当中。
前几天,工信部印发的《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》提到,2030年将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,低轨卫星互联网、手机直连卫星成为重点。
还有小道消息表示,相关部门近期将会发放卫星互联网牌照,预示着我国卫星互联网商业运营迈出第一步,将来可能加速发展。
为了加快卫星组网的速度,我国推出了“千帆星座”计划,计划到2027年部署1296颗卫星,2030年或突破万颗。据赛迪顾问预测,2025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将达2.5万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超30%
卫星产业ETF(159218)是当前全市场唯一跟踪中证卫星产业指数的ETF,含“星”量极高。其持仓覆盖卫星制造、发射、应用等多环节龙头,前三大成份股中国卫星(6.74%)、中科星图(5.83%)、北斗星通(5.17%)合计权重领先同类。
从资金动向来看,虽然已经涨了很多,但仍有很多人在加大布局,近20个交易日,净流入
卫星产业ETF(159218)的资金超过了1.13亿。
这说明,继续看好卫星产业的资金很多。
市场走到当前3800点的位置,很多行业确实已经涨很多了,虽然说,未来可能还会继续涨,但很多人其实是不敢去追的,毕竟风险也上升了不少。
实际上,除了半导体、人工智能、通信等板块外,还有一些行业基本没怎么涨,估值还在很低的位置,比如医疗器械。
从年初以来,医疗器械到目前的涨幅仅为12.51%,比万得全A指数的涨幅小10%左右,大大落后于市场平均水平。
可以说是基本没怎么表现。
因为没怎么涨,所以从点位上来看,目前医疗器械基本是在历史底部趴着,比去年10.8的高点,都要低很多。
从估值的角度来看,目前医疗器械的估值很低,市净率仅为3.31倍,处于十年以来的14%百分位附近,比2018年的熊市低点还要,在一个很低的位置。
无论是从点位还是估值来看,目前医疗器械确实在很低的位置,有着很高的投资性价比,如果不想追科技的话,适合用来逆向布局。
从ETF份额变化来看,目前有很多人在逆向布局。
从7月以来,流入医疗器械指数ETF(SZ:159898)资金很多,尤其是8月以来,资金在疯狂的买入,基本是每天都在净流入,规模从7月初的1.7亿,增长至目前的4.1亿,翻了一倍多,增速非常的猛。
基本面来看,在经历了前几年的消化后,其实医疗器械行业在逐渐好转,很多企业的业绩重新恢复了增长。
从wind分析师的预测数据来看,接下来的这几年,医疗器械的基本面将逐渐好转,净利润都将保持双位数的高增长。
这么来看的话,目前估值还在低位的医疗器械,是很适合逆向布局的,尤其适合仓位不够的人,保持足够的耐心,等待市场的风刮过来。
来源:投基联盟,已获授权转载,略有删改
昨天早盘,市场并不怎么好,有一波冲高跳水,几乎所有板块都是下跌的,A股90%的个股下跌,到处都在亏钱。
但没想到的是,在一点半之后,市场突然快速拉升,上演了一波V型发转,量价齐升,三大指数最后都是强势收涨。
板块上,市场的焦点依然是AI。
昨天,寒武纪股价大涨15.73%,收盘价是1587.91元,比茅台高了140多元,彻底将茅台踩在了脚下,成为了新一代的股王。
在寒武纪的带动下,半导体板块也再次大爆发,半导体设备ETF(561980)昨天暴涨8.40%,场内成交额超过了2.2亿,交易非常的火爆。
走势上来看,半导体设备ETF(561980)昨天实现了强势反包,股价再创上市以来的历史新高。
从8月以来的涨幅,都已经超过30%了,真的是非常的猛,股价像旱地拔葱一样的往上拉,走出了一条笔直向上的曲线,非常的凌厉。
一个月完成一年的涨幅,真的是太暴力了。
常看我号的人都知道,对于半导体行业,个人是非常看好的,从2023年下半年就建议大家关注了,跟着买的人,目前的收益也都很不错了。
不得不说,半导体叠加了很多的利好,不仅站在AI浪潮和国产替代的交汇口,同时还处于新一轮的产业上行周期中,还有很多的产业支持政策,属于是最强风口了,也是当前市场最大的主线了。
除了半导体外,卫星互联网这个行业,表现也非常的猛,昨天卫星产业ETF(159218)大涨4.36%,股价也是强势反包,再创上市以来的新高。
走势上来看,虽然不像半岛设备那样凌厉,但卫星产业ETF也基本保持了不断向上的走势,近三个月以来的涨幅超过了33%,表现也非常的好。
卫星产业ETF这个基金,今年4月的时候,当时还发文介绍过,发现了一只很有意思的ETF,值得关注!
卫星产业走强的逻辑,就是“卫星互联网”。
我们都知道,就算是现在的5G通信,也还是要靠地面基站的,但未来的6G,就要靠天上的卫星,实现手机直连卫星。
目前阶段,政策在强推当中。
前几天,工信部印发的《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》提到,2030年将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,低轨卫星互联网、手机直连卫星成为重点。
还有小道消息表示,相关部门近期将会发放卫星互联网牌照,预示着我国卫星互联网商业运营迈出第一步,将来可能加速发展。
为了加快卫星组网的速度,我国推出了“千帆星座”计划,计划到2027年部署1296颗卫星,2030年或突破万颗。据赛迪顾问预测,2025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将达2.5万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超30%
卫星产业ETF(159218)是当前全市场唯一跟踪中证卫星产业指数的ETF,含“星”量极高。其持仓覆盖卫星制造、发射、应用等多环节龙头,前三大成份股中国卫星(6.74%)、中科星图(5.83%)、北斗星通(5.17%)合计权重领先同类。
从资金动向来看,虽然已经涨了很多,但仍有很多人在加大布局,近20个交易日,净流入
卫星产业ETF(159218)的资金超过了1.13亿。
这说明,继续看好卫星产业的资金很多。
市场走到当前3800点的位置,很多行业确实已经涨很多了,虽然说,未来可能还会继续涨,但很多人其实是不敢去追的,毕竟风险也上升了不少。
实际上,除了半导体、人工智能、通信等板块外,还有一些行业基本没怎么涨,估值还在很低的位置,比如医疗器械。
从年初以来,医疗器械到目前的涨幅仅为12.51%,比万得全A指数的涨幅小10%左右,大大落后于市场平均水平。
可以说是基本没怎么表现。
因为没怎么涨,所以从点位上来看,目前医疗器械基本是在历史底部趴着,比去年10.8的高点,都要低很多。
从估值的角度来看,目前医疗器械的估值很低,市净率仅为3.31倍,处于十年以来的14%百分位附近,比2018年的熊市低点还要,在一个很低的位置。
无论是从点位还是估值来看,目前医疗器械确实在很低的位置,有着很高的投资性价比,如果不想追科技的话,适合用来逆向布局。
从ETF份额变化来看,目前有很多人在逆向布局。
从7月以来,流入医疗器械指数ETF(SZ:159898)资金很多,尤其是8月以来,资金在疯狂的买入,基本是每天都在净流入,规模从7月初的1.7亿,增长至目前的4.1亿,翻了一倍多,增速非常的猛。
基本面来看,在经历了前几年的消化后,其实医疗器械行业在逐渐好转,很多企业的业绩重新恢复了增长。
从wind分析师的预测数据来看,接下来的这几年,医疗器械的基本面将逐渐好转,净利润都将保持双位数的高增长。
这么来看的话,目前估值还在低位的医疗器械,是很适合逆向布局的,尤其适合仓位不够的人,保持足够的耐心,等待市场的风刮过来。
来源:投基联盟,已获授权转载,略有删改

全部回复(0)
- 最热
- 最新
- 最早
